細數33條初中歷史之“最”
接下來就讓我們細數一下初中歷史課程有哪些“歷史之最”呢?
1.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:隋朝隋煬帝時開通的大運河(南北交通的大動脈)。
2.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:武則天。(其統治被稱為“貞觀遺風”.“政啟開元,治宏貞觀”)
3.唐朝的全盛時期:唐玄宗統治前期的“開元盛世”。
4.唐代陶瓷最為著名的是:唐三彩。
5.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辦法開始于:隋文帝時期??婆e制正式誕生的標志:隋煬帝時設“進士科”。
6.科舉制中最早設立殿試、武舉的是:武則天。
7.科舉制中,詩賦最早成為進士的主要內容是在:唐玄宗時期。
8.科舉制廢除于:清朝末年(1905年)
9.研究7世紀中亞.印度半島及我國新疆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:玄奘寫的《大唐西域記》。
10.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:由隋朝李春設計主持修建造的趙州橋。
11.宋代最重要的糧倉:太湖流域(“蘇湖熟,天下足”)。
12.北宋之后最著名的瓷都:北宋興起的景德鎮。
13.宋代的娛樂商業場所:“瓦子”。(或瓦舍)
14.世界上最早的紙幣:北宋前期,四川地區出現的:交子“。
15.兩宋、元朝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:市舶司。
16.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:唐中后期。
17.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:南宋時期。
18.我國省級行政區制度建立的標志: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管轄,建立的“行省制度”。
19.臺灣成為我國正式行政區的標志:元朝設澎湖巡檢司,管轄臺灣(當時臺灣叫“琉球”).澎湖列島。
20.西藏成為我國正式行政區的標志:元朝設宣政院管理全國的佛教和西藏事務。
21.元朝的最大港口:泉州。
22.元朝時,形成一個新的民族──回族。
23.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的標志: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。
24.明朝科舉制變化的標志:采用“八股取士”(為選拔能聽命于皇帝的官吏,根本目的是加強君主專制)。
25.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:1405─1433年,鄭和七次下西洋。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,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。
26.明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沿??官?,他的隊伍人稱“戚家軍”,在臺州九戰九捷。(泉州籍抗倭將領:俞大猷)。
27.清朝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的標志:雍正帝設──軍機處。
28.臺灣歷史上第一次被外國侵占:1624年,被荷蘭侵占。
29.1662年,鄭成功(泉州南安石井人)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,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。
30.施瑯(泉州人)率清軍進入臺灣。1684年,清政府設置臺灣府,隸屬福建省。
31.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:《尼布楚條約》。
32.我國現在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:明成祖修建的故宮。
33.明朝世界上內容最豐富.考訂最詳細的藥物理學著作:明朝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的巨著──《本草綱目》(被稱為“東方醫藥巨典”)。
燕園思達教育創建于2008年,公司是集研究和培訓為一體的綜合型教育機構,總部位于北京海淀區。 燕園思達教育主要業務涵蓋小學興趣班、中小學一對一輔導、傳媒藝考培訓。
下一篇:初中歷史考試會用到的萬能公式
上一篇:初中歷史近代史重要人物事跡匯總